她成长于剪纸世家,童年记忆里满是红纸翻飞的瞬间。四岁执剪,从描图三个月才准碰剪刀的严苛启蒙开始,这门手艺教会她的第一课,是沉下心来。那些年,她跟着长辈学线条、练构图,在毫厘之间体会专注的力量。剪纸对她而言,不只是家传的手艺,更是一条通往文化深处的路径。她的创作既扎根传统,又大胆破界。这一次,我们对话这位年轻的福寿剪纸传承人,听她讲述如何用一把剪刀,剪开传统与未来的边界。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剪纸的?是什么激发了你对这门传统艺术的兴趣?
米邀玥:我从出生后不久就接触到了剪纸,因为我的家庭本身就是从事剪纸艺术的。真正开始系统学习剪纸,大概是从四岁开始的。记得当时家里有人进行剪纸展示,只见红纸在手中翻飞,转瞬之间便化作一幅幅生动的图画,那种视觉上的震撼和艺术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也促使我走上了学习剪纸的道路。对我而言,真正深入理解剪纸艺术,是在初中时期。那时我意识到,剪纸不仅仅是一门传统手艺,更是一种承载文化、传递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对你的剪纸技艺影响最大?他们是如何指导你的?
米邀玥:对我影响最深的三位长辈是我的老姑姑、老姑夫和我的姥姥。其中,我的老姑父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的传承人,他在技艺方面对我的指导尤为深刻。他常教导我:线条要稳,心思要静。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姥姥。她让我从最基础的步骤学起——先是描图。看似简单,但她要求我整整练习了三个月,直到线条稳定、构图准确,才允许我第一次拿起剪刀。正是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严格训练,让我真正体会到剪纸这门手艺背后的耐心、专注与敬畏。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作为一名00后,你觉得年轻一代在学习和传承剪纸这样的传统手工艺时有哪些优势和挑战?
米邀玥:作为00后,我觉得我们的优势在于思维更加活跃、开放,善于接受新事物。因为我们成长在一个信息快速更迭、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视野更广,也更熟悉数字传播的方式。比如,我们可以用短视频记录剪纸的全过程,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给更多人;也可以尝试借助AI技术生成新的图案,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当下审美的作品。当然,我们也面临挑战。非遗技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而现代社会节奏快,很多人追求即时反馈和快速成果,静下心来钻研一门传统手艺变得越来越难。如何在快节奏中保持对慢艺术的敬畏与坚持,是我们这一代传承人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你在剪纸创作中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主题或风格?它们通常从哪里获得灵感?
米邀玥:我所传承的是福寿剪纸,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剪纸类型。但作为年轻一代,我更倾向于在保留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比如,我会尝试将传统剪纸与赛博朋克等前卫视觉元素相结合,以及尝试将剪纸与光影艺术、电子游戏、甚至流行文化中的明星形象进行跨界结合。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随着时代的发展,你觉得如何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剪纸技艺相结合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米邀玥:我觉得其实剪纸可以跟现代融合的点是比较多的。我们曾经尝试用植绒布制作过一款婚纱,因为传统剪纸中的许多图样,比如龙凤、福寿、吉祥花卉等,本身就蕴含着美好的寓意,非常契合婚礼这样具有仪式感的场景。此外,剪纸的镂空技艺也非常适合应用于灯饰设计。当光线透过剪纸的空隙投射出来,能营造出独特的光影氛围,不仅适合家居装饰,也特别受年轻人喜爱,很适合拍照打卡。我们也将剪纸元素融入表情包创作,比如将哪吒等神话人物以剪纸风格呈现,既有传统文化韵味,又充满趣味性和传播力。同时,剪纸纹样也越来越多地与国潮品牌跨界合作,被应用在球鞋、手机壳等日常用品上。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你能分享一次最难忘的剪纸创作经历吗?这次经历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米邀玥:初三那年,我曾跟随老师一起临摹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剪纸作品。那是一次极其精细的挑战,线条细如发丝,有些部分甚至精确到毫米级别。长时间的专注和反复剪刻,让我的手指磨出了血泡。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深刻。它让我真正体会到,所谓‘极致的技艺’,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与淬炼。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对于想要学习剪纸的人,尤其是同龄人,你有什么建议或鼓励的话想对他们说?
米邀玥:当时我们创办了剪纸社,大家经常说一句话就是:‘剪刀是你的延伸,而不是你的枷锁。’这句话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我觉得学习剪纸,不一定非要从传统纹样或福禄寿喜开始。完全可以从自己热爱的东西入手,比如你喜欢的动漫角色、游戏角色,甚至是你心中的一个形象,都可以成为剪纸的创作主题。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在未来,你希望怎样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剪纸文化?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或梦想?
米邀玥:其实早在2016年左右,我们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已经出现了一些软件,能够通过交互式教学指导用户如何进行剪纸。这让我们意识到,剪纸这门传统手艺,完全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传播和教学。虚拟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门槛,还能让更多人随时随地体验剪纸的乐趣,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启发。此外,像NFT(非同质化代币)这样的技术,也为传统剪纸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NFT,我们可以将剪纸作品数字化,呈现在元宇宙的语境中,而且NFT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能够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技术并不取代手工的价值,而是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
从临摹《清明上河图》磨出水泡,到尝试用AI设计图样、把剪纸做成表情包和灯饰,她的实践一直在探索传统手艺的当下可能。她和同龄人一起办剪纸社,鼓励大家从喜欢的动漫、游戏角色开始创作。对她来说,剪纸不是固定的模样,而是一种可以流动、可以融合的表达方式。当剪刀成为思想的延伸,当古老技艺融入数字浪潮,剪纸这门艺术,正在年轻一代手中,剪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可能。
受访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