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广西玉林,茶泡不仅是节庆婚俗中的一项传统,更是一门承载着千年匠心的手艺。从冬瓜的选材到镂空雕刻,从糖渍定型到色彩创新,每一块茶泡都凝结着匠人对传统的坚守与对时代的回应。它曾是旧时富贵人家的专属,如今却在陈冬红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最初是如何接触到玉林茶泡的?是什么契机让您从一位学习者成长为非遗传承人的?
陈冬红:我最初接触玉林茶泡是在童年时期,看到姐姐结婚时有准备茶泡。这是我们玉林的一个习俗,也就是你们说的“奉茶”,我们这叫新人茶。真正深入了解并成为传承人是在我结婚后,我的公公是一名传承人,因为不想这门手艺无法传承下去,我努力地学习和练习,最终成为了茶泡的非遗传承人。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能否分享一个关于茶泡的故事?
陈冬红:其实茶泡是我们玉林古代的女性做的东西,但是基本上都是有钱的人家才能制作,一是要有研究的时间,二是在那个年代可以拿出白糖。茶泡在我们玉林是一个很高的招待的礼仪,一般拿出来进行招待都是很敬重那个人。我们的新娘子不但要做一些常规的喝茶的茶泡,结婚的时候也会提前两个月准备一个回门大茶泡,等到回门的时候作为嫁妆。如何判断这户人家的新妇“灵不灵”,就是要看这个茶泡做的好不好,可以说这个回门大茶泡体现了新娘子是否聪慧,心灵手巧。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玉林茶泡的工艺流程复杂(削皮、去瓤、錾刻、泡洗、上糖等),其中哪一道工序最考验匠人的技艺?您有什么技巧吗?
陈冬红:在冬瓜雕刻过程中,最难把控的环节是既要完成图案雕刻,又要保证定型效果。这首先要看冬瓜本身的质量是否合适,必须选择优质的冬瓜作为原料。其次,雕刻者的综合能力比较重要:不仅需要娴熟的技法,更要有良好的艺术审美。相比其他雕刻形式,冬瓜雕刻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茶泡制作中常见的镂空图案设计。如何让这些精细的镂空纹样在后续的泡水和上糖过程中保持完整,这是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耐心的。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以五色饭为灵感,创作了五彩茶泡,是怎样的一个契机使您想到了要这样创新?
陈冬红:这是源于2022年玉林日报的一次邀约。当时他们希望我创作一个带有生肖虎元素的茶泡作品。但是我在做了这个生肖虎的作品之后,还做了一幅对联,这个灵感的来源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玉林县(现玉林市)有几位茶泡师傅曾受邀到人民大会堂展示了一幅运用了茶泡技艺的对联作品。这段历史让我深受启发,于是我也尝试创作了一组对联式茶泡。不过后来报社工作人员反馈说,这个作品最终未能入选。他们解释说,传统茶泡作品普遍以素白为主,不适合节日氛围。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创作方向。因为我个人也很喜欢美食,平时也会做五色饭,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尝试将茶泡也做成彩色的?考虑到现代人对人工色素普遍存在顾虑,我决定采用植物染色的方式,用天然染料来实现色彩效果。这样的尝试既能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能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天然健康的追求。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作为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您认为自己与老一辈传承人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陈冬红:我跟老一辈传承人的区别,其实挺明显的。他们更习惯按老规矩做,样式固定,变化不大。而我作为年轻一代,能被玉林市文旅局关注,大概就是因为我做了些不一样的尝试——我的风格更年轻化、更灵活。比如说中秋节,我会制作和中秋节有关的茶泡,过年我就制作和春节有关的,甚至新人结婚,我也能为客户私人定制一套喜欢的风格。老一辈师傅觉得私人定制太费脑子,他们更愿意守着传统的样式。但我觉得非遗不能只停留在过去,既要守住老手艺的精髓,也要想办法让年轻人喜欢上它,做到承上启下,这就是我的目标。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认为茶泡作为工艺品的市场潜力在哪里?
陈冬红:其实我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玉林茶泡的定位问题。它到底算什么?说它是工艺品吧,它又是可以吃的茶点;说它是食品吧,它又讲究造型、雕刻、审美,能观赏、能收藏,只是保存时间不会太长。我们查过资料,书上也写着茶泡是“可食用的工艺品”,这句话很准确,但也正是这种“跨界”的特性,让它在现实中常常“卡”在门槛之外。比如我想参加一些工艺美术类的大赛,像中国工艺美术大会,或者广西的工艺美术赛事,往往因为这个原因被拒之门外——因为评审标准要求“非食物”,而茶泡本质是可以食用的。可如果按食品去申报,它又不仅仅是吃的东西,它的工艺价值、文化内涵很难被充分体现。但正因为如此,我才更想尝试去做一些延伸。比如现在我在做文创开发,把茶泡上的传统纹样提取出来,做成杯垫、钥匙扣、书签、明信片这些可以长期保存的小物件,反响还不错。这样既保留了茶泡的核心工艺美学,又让它的文化符号走出“易耗品”的局限,更容易被传播和收藏。这门手艺在全中国是独有的,在整个玉林几百万人里,坚持做的人也寥寥无几。所以只要我还有精力、还有热情,我就想不断去展示它、讲述它。就算以后我不在了,至少也能让大家知道,曾经有个人在努力把玉林茶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玉林茶泡,您会怎么形容?为什么?
陈冬红:用“太美了,太累了。”来形容吧。我们的茶泡技艺真的很美,每一块茶泡都是用心雕琢出来的作品,蕴含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坚持传承的历程是很困难的,要花费很多时间练习、钻研技术,其实这些年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是一想到我的家乡,很多老的手艺都失传了,见不到了,我就很痛心,我不希望茶泡也这样渐渐没落,被人遗忘。所以,只要还有精力,我就想继续做下去,把这门独特的技艺讲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它的美,也记住它的存在。
当陈冬红的五彩茶泡惊艳亮相,当这项独一无二的非遗技艺融入年轻生活,茶泡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的魅力。非遗的未来,或许不在展柜的供奉里,而恰似那茶泡入水——在时代的杯盏中尽情舒展、重新盛开。更有陈冬红这样的人,甘愿付出一生的“太美了,太累了”,只为默默守护这门手艺的温度,让玉林茶泡的记忆,在时光长河中代代相传。
受访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