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专访

漆语千年:陈俐宇与野王纻器的时代复兴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212 作者:董冠缨 来源: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 分享:

97ed249165d1ad9c69f42c62fadbab05.jpg

在漆光流转之间,一件件精致的“野王纻器”静静诉说着汉代的风雅与匠心。作为唯一以地名命名的漆艺工艺,它承载着两千余年的历史记忆。今天,在陈俐宇和她的家族手中,这门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她用设计师的敏锐与匠人的执着,在历史与当代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漆器不再只是博物馆里的藏品,而成为可以被使用、被喜爱的生活美学。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最初是如何接触到野王纻器这门技艺的?师承何人?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比较难忘的事情?

陈俐宇:我从小其实是学音乐的,主攻萨克斯和钢琴,家里兄弟姐妹也大多从事美术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艺术氛围很浓的家庭。接触这门技艺,说起来是耳濡目染的结果。我的祖辈和母亲都从事与漆艺相关的工作,小时候经常跟着他们在工厂里“玩”,那些老师傅看我天天在旁边晃,就“摁着”我学两下。久而久之,一些基本功也就这样慢慢积累下来了。

真正系统地学习是在本科毕业之后。当时家里与清华美院有合作,我也因此有幸拜在周剑石老师门下,专门学习了两年日本漆艺,这段时间对我后来的创作影响非常大,也让我对漆艺的理解更为深入和立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门技艺既是家族传承的延续,也是在专业道路上逐步推进的结果——从兴趣到实践,从耳濡目染到主动选择,是一步步走进来的。

如果说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情,有两点对我影响至深。第一是我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做漆也是做人。”这门手艺没有捷径,每一步都要按部就班,不能心浮气躁,更不能敷衍了事。漆艺对时间、环境、心态的要求非常高,一点点随意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这句话至今我都牢牢记着。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是刚开始接触天然生漆时的强烈过敏反应。我全身起疹子,脸肿得像个“猪头”,奇痒难耐,几乎要崩溃。当时特别想放弃,但父亲却很坚定地告诉我:“这个必须抗住,只有扛过去、身体产生抗体,才能真正进入这门手艺。”那几天是我人生中非常难熬的一段时间,但也正是那次经历,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入门”,也锤炼了我的心性。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与其他地方的漆艺相比,野王纻器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陈俐宇:野王纻器的历史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是“奁盒”,比如六子奁盒,子数和上面的扣器会根据使用者的身份变化,和南昌海昏侯出土的汉代化妆盒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它最特别的有两点:是唯一以地名命名的漆工艺(“野王”是古代地名),其他漆艺如雕漆、平遥推光漆等都是以工艺命名;以脱胎工艺为核心,还会用到扣器镶嵌——扣器的材质随使用者级别变化,比如镀金、宝石、珍珠等,既能装饰,又能加固胎体(因为脱胎胎体较薄,金属扣器能起到保护作用)。之后我可以发一些海昏侯出土文物的资料给你,上面的铭文能更直观体现这些特点。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野王纻器在古代多作为贡品,如今如何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陈俐宇:我父母花了三年时间复原了野王纻器的传统工艺。古代奁盒主要是女性梳妆用,现在用途窄了,我们就开发了衍生产品:茶器系列,比如带收纳功能的干泡茶台、茶杯;果盒、多功能首饰盒;甚至尝试把漆艺用到服装上,我弟弟之前就做过一套漆艺服装,效果很好。未来还想脱离奁盒的形式,做茶叶罐、实用餐具等,扣器工艺也能灵活运用在这些产品上,让传统工艺更贴近生活。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是否开发过符合现代需求的产品?市场反馈如何?

陈俐宇:目前我们是“两条线”并行:家里的公司侧重高端定制,我弟弟一直在用传统野王纻器工艺创作;我在北京成立了子公司,做文创产品,不局限于单一工艺,会融合多种漆艺。考虑到成本,我们把脱胎工艺和扣器分开使用——比如小首饰盒用脱胎,木胎盒子用扣器,这样能降低成本,产品涵盖餐具、茶器、首饰等。市场反馈还不错,喜欢单色、沉稳风格的文人客户和年轻消费群体都有,大家对这种“有历史感的实用品”接受度挺高的。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目前有没有收徒或合作团队?是以什么方式传承这门技艺的?教学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陈俐宇:我目前没收徒,有想学的人会推荐给父亲,毕竟他的经验更丰富。我的团队有专门的设计师和文案,还会和其他非遗传承人合作,比如和汝瓷传承人一起做“汝瓷上漆”的作品,通过“1+1”的融合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也能让不同工艺碰撞出新灵感。目前主要通过家族传承、团队创作、跨工艺合作来推广,暂时没觉得哪部分“最难”,可能是因为我们更注重“用起来”——让技艺融入产品,自然就能传下去。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对于野王纻器的传承,您希望政府或社会提供哪些支持?

陈俐宇:比起资金补助,我们更需要的是展示和宣传平台。现在年轻传承人想让传统技艺被当代人接受,需要机会让品牌和作品“发声”,尤其是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建立认知。

另外,也希望有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比如科技类的研讨会、3D打印等新技术的接触,能帮我们开拓视野。野王纻器的历史记载很少,出土文物也因为保存技术有限留存不多,目前只有我们一家在做,力量微薄。希望通过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它,也让我的品牌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吧。

漆器无声,却藏着岁月的温润与匠人的坚持。在陈俐宇的打磨之下,野王纻器不再只是“远古的回响”,而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器物载体。那些以手为心、以器传情的创作,也在悄然唤醒更多人对传统的热爱与尊重。而这,或许就是一位手艺人最动人的回答。

受访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官方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二维码
官方小红书
Copyright © 2025 - 京ICP备13037645号-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2016123 ,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