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资讯

第十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演出落幕

发布时间:2025-11-14 浏览:93 作者:张婷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


随着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的追光变暗,《帕米尔的鼓声》余韵渐散,第十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演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落下帷幕。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51部佳作在此同台绽放,这些作品在传统舞蹈元素基础上巧妙地将现代编创理念融入其中,以丰富、创新的舞蹈语言,共同呈现出民族民间舞在当代的多元风貌与蓬勃生机。

参加终评演出的多部作品是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展开创作的,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幸福花儿开》聚焦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各族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中的火热实践,勾勒出新时代新疆农民的幸福图景。《颤悠悠的板凳情》从湖南湘西苗族“放板凳”恋爱习俗的今昔变化切入,呈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十八洞村村民的幸福爱情生活。《永不停息的脚步》以藏族堆谐舞步为载体,呈现当代藏族青年融入新时代的坚定步伐。《幸福路上》展现云南各民族群众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加速奔向幸福生活的鲜活场景。这些作品扎根生活土壤,呈现出新时代的乡村风貌。

非遗元素的创造性转化,为演出注入深厚底蕴,让舞蹈作品深具文化辨识度。新疆阿勒泰地区被称为“人类滑雪起源地”,当地曾发现一幅距今1万多年的人类滑雪狩猎的岩画,舞蹈《雪脉·阿勒泰》以此为创作背景,将古阿勒泰人的滑雪生存技能和今天的滑雪运动融入舞蹈编排,并把“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转化为舞台元素,将滑雪运动与哈萨克族舞蹈风格相结合,展现万年冰雪文化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挡门迎婿》以诙谐的对歌对舞复刻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挡门”婚俗,使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喜悦的舞步里焕发光彩。《梭梭黎锦醉黎乡》再现海南黎族妇女织锦的质朴劳作场景,传递民族记忆与生活智慧。《呢喃》汲取山东海阳秧歌元素,塑造“燕子”般的师者形象,咏唱甘为人梯的奉献之歌。《时间的声音》以油画《木卡姆》为蓝本,刻画出传统文化传承者的群像,探寻文明根系的延续。

从生活里寻找灵感,让作品更有情感温度。此次参加终评演出的作品普遍扎根现实生活,让舞蹈成为时代与生活的镜像。《信号美满》捕捉草原牧民寻找手机信号的日常,举手投足间展现时代发展给牧区带来的变化。《幕后》通过安徽花鼓灯展现幕后工作者的辛劳与坚守,致敬每一位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工作者。《幸福就要跺跺脚》用日常生活场景表达出壮族儿女在新时代的幸福喜悦。《月亮之下·云彩之上》以布朗族女孩视角,用浪漫手法展现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作品以小见大,用生活化的舞蹈语言引发共鸣,让观众在舞姿中看到生活的本真与时代的脉动。

整场演出最动人的是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与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舞蹈《阿达西们》围绕“朋友”这份情感来创作,融合多民族舞蹈语言与现代编排手法,艺术化呈现新时代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进的动人画卷。《红妆·红》展现了一位即将出嫁的新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诠释绿洲文化下新疆的风土人情与习俗,传递共享共赏、和谐美好的社会风貌。

翩跹的裙摆连成绚丽的彩虹,映照着这场艺术盛会的深层意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民族民间舞的创作高度,更以舞蹈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15ce8470-c083-11f0-9d0a-e118fe896e21.jpg

《帕米尔的鼓声》剧照   中国舞协供图

1b0449c0-c083-11f0-9d0a-e118fe896e21.jpg

《月亮之下·云彩之上》剧照   中国舞协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官方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二维码
官方小红书
Copyright © 2025 - 京ICP备13037645号-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2016123 ,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