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资讯

十四艺节·群星璀璨 | 群星闪耀处,民心自有光

发布时间:2025-10-18 浏览:17 作者:付远书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

国庆中秋“双节”前后,在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比赛及相关群文作品惠民演出的加持下,四川各地琴声与歌声交织,极大提振和带动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这场国家级群众艺术盛事吸引全国多支团队执着奔赴,千千万万普通群众用热忱汇聚成艺术星河。

9月24日,成都塔子山公园内,新疆丝路之声合唱团唱响古韵律诗《山居秋暝》。该合唱团80%的成员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普通人,包括回族、满族、汉族等多民族群众。作为团队成员,昌吉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段雪红用行动诠释着“业余身份,专业精神”。因为丈夫不在身边且没有其他亲人照看,热爱合唱的段雪红每晚排练都带着年幼的儿子。她的坚守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群众文化自觉的具体呈现。这群平均每周工作60小时的歌者,让昌吉州文化馆副馆长于晶晶看到群星奖更深层的意义:“这个平台让群众在公共文化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沈阳文旅青年合唱团带来的《东北风》赢得热烈掌声的背后是近两年的执着与坚守。80余名团员在公益模式下进行高强度排练,酒吧歌手与医生同台、大学生与教师并肩的多元组合,打破了职业与年龄的壁垒。26岁程序员温清云的蜕变最具代表性——当因紧张工作导致抑郁时,他辞职半年专注合唱。“唱歌时能大声喊出情绪。”温清云说。团长于欢则见证着更多动人场景:寒暑假期间,大学生为确保排练的连续性自己出钱租赁公寓,他们“不为钱不为名,只是因为热爱”。

来自山东省滨州市文化馆的中海合唱团以震撼的混声,将革命诗篇《我的自白书》化作信仰宣言。这支由60名滨州文艺骨干组成的团队,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排练厅。滨州市文化馆副馆长赵荣兴见证过太多坚持的故事:有成员带着手术后的伤痛坚持排练,有跨越百余公里从周边县镇奔赴而来……这些坚守恰恰构筑了当代群众文化的基石。

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原创小品《时光编织的爱》的排练现场,艺术的力量令人震撼。作品讲述了网络维修工遇到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故事,创作团队中,编剧向秀芳的婆婆、编剧李叶的奶奶、导演廖秀芬的母亲、演员王小光的大嫂,皆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每句台词都带着亲身感受的温度。”廖秀芬说,当她轻轻哼唱剧中母亲最爱的老歌时,真实与艺术早已没了边界。这种源自真情实感的创作,让演员在排练时常常泪落满襟。

随着群星奖终评在成都开展,文化力量的涟漪不断扩散。正如于晶晶所见:“评审点评让我们看清了提升路径。”更深远的文化生态正在形成。

段雪红的儿子看到母亲舞台录像时的笑容,温清云重新求职时将合唱经历写进简历,廖秀芬对团队说“把对亲人的爱延续到作品中”……正是这些散落市井的星光,让群星奖超越了赛事本身,成为时代温度与文化力量的生动注脚。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官方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二维码
官方小红书
Copyright © 2025 - 京ICP备13037645号-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2016123 ,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