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的醇厚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仡佬族姑娘的山歌婉转悠扬,傩戏的锣鼓声铿锵有力……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仡佬族三幺台习俗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让这座小城的文旅发展焕发蓬勃生机。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道真文旅热度持续攀升,全县接待游客30.49万人次,同比增长28.22%;核心景区中国傩城的游客达3.45万人次,同比增长95%;民族体育公园也以12.53万人次的接待量,印证着这座小城的文旅热度。
三幺台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吸引力?市级传承人刘华英对此这样解读:“三幺台并非简单的三餐饭,而是我们仡佬族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凝聚着‘茶养身、酒连情、饭载福’的生活智慧。”刘华英介绍,“三台”依次递进、环环相扣:第一台茶席,以清香扑鼻的仡佬族油茶,佐以茶点、干果、酥糖,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唱着婉转山歌,为远道而来的宾客接风洗尘;第二台酒席,摆上各式卤味、凉菜等佐酒佳肴,配以自酿的米酒或醇厚酱酒,主客在推杯换盏、畅叙情谊中感受“八方醉酒”的热情;第三台饭席,作为正席,隆重奉上烧白、猪脸、鸭汤等地道菜肴,寓意“四方团圆”,饱含着对宾客最诚挚的祝福。席间,司仪以高亢“吼喊”串联流程,让仪式感与文化味深度融合。
假日期间,这道“非遗大餐”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文化地标。中国傩城景区负责人孔军说,三幺台席位需要提前数天抢订,重庆地区客群尤其踊跃。来自重庆渝北区的李女士一家,便是为这份“文化味”专程而来:“油茶入口焦香,配着茶点正合适,孩子跟着仡佬族姑娘学唱山歌,连我父亲都掏出手机录下司仪‘吼喊’闹席的过程。这不是吃一顿饭,是把仡佬族的日子过了一遍。”
为让游客更深度地感受仡佬族文化,道真将三幺台与傩文化、民俗表演有机结合,构建起多元沉浸式体验体系。在等待宴席或餐后时段,游客可观赏民俗绝技,感受竹竿舞的欢快、打铁花的绚烂;宴席间隙,傩戏、傩祭表演轮番上演,“高山流水”敬酒礼、喷火表演更是吸引游客驻足。夜幕降临,篝火燃起,游客在演员带领下参与竹竿舞、篝火舞,从文化“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最动人的文化传承,就是人们手拉手在火光中起舞的赤诚与欢腾。”来自四川自贡的摄影爱好者林先生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热闹场景。
面对非遗带动的文旅热潮,道真织密体验与服务“双网”。中国傩城景区推出太阳湖竹筏山歌、“吃新祭竹大典”,让游客在山水间触摸民俗;民族体育公园的“道真城BA”赛事与“悦·遵义—道真里”百姓大舞台,让竞技的热血与歌舞的欢腾交织。假日期间,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驻守在交通路口、旅游咨询台,为游客保驾护航,一系列保障措施,让“文化客流”转化为“满意客流”,为文旅产业持续升温奠定基础。
三幺台点燃的文旅热度,正持续照亮道真全年文旅版图。2025年1月至8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18.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和6.4%。更具深远意义的是,非遗红利正有效激活文旅消费的全链条,带动周边民宿、餐饮、手工艺品等产业发展。中国傩城景区民宿客栈负责人徐勇说,旺季周末民宿入住率超95%,仡佬族特色美食麻饼销售额同比增长90%,手工艺品销量大增更让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致富密码。
道真县文化旅游局局长郑曜介绍,当地正持续打造“可听、可看、可尝、可感、可带”的五维体验,推动三幺台深度融入文旅发展。下一步,道真将推进“三幺台+节庆”“三幺台+研学”“三幺台+文创”等融合发展模式落地,让非遗成为乡村振兴的“魂”、文旅发展的“根”,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幺台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中国傩城景区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