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专访

银丝千缕系古今 ——对话花丝镶嵌技艺传承人李果

发布时间:2025-07-24 浏览:216 作者:邹琳 来源: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 分享:

WechatIMG8.jpg

四十余载光阴,缠绕于指尖的银丝,早已成为李果生命的一部分。从舍弃“铁饭碗”踏入工艺厂的那一刻起,“一世终一生”的匠人信念便深深扎根。她痴迷于999纯银的纯粹与延展,在繁复精细的花丝与璀璨镶嵌间,体悟着千年技艺的博大精深与先人智慧的无上伟大。面对时代变迁,她从未固守陈规:将传统龙纹化作冬奥腾飞的《盛世腾龙》,为古老技法注入照明功能与收纳巧思,让阳春白雪的艺术,化作可亲可用的生活良伴。深知传承不易,她以女性特有的耐心倾囊相授:独创“一条龙分工+窍门教学”,把晦涩工序拆解成年轻人易学的“小步骤”;带徒弟做手链、接订单,用抖音点赞点燃信心。纵有市场仿品冲击、收徒艰难、地域局限的重重围困,她推广的脚步从未停歇——进校园播撒种子、赴展会倔强发声、借直播让银丝照亮屏幕,只为让“花丝镶嵌”四字不再陌生。

李果的传承理想,质朴而炽热,正如她亲述的心声:

“从艺术到生活,从守护到传承,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唯守护技艺精粹的初心永不更改。这几十年,我在探索千年手艺的繁复与精细中深感趣味,更领悟到先人智慧的伟大。愿倾尽毕生之力,让这银火金丝一脉相承,代代生辉!”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最初为何选择花丝镶嵌这门技艺?是什么信念支撑您坚守四十余年未曾转行?

李果:我从小就对美术有着强烈的热爱,上学时一直负责学校的宣传工作,画墙报、出板报是我的日常。19岁那年,看到张家口工艺美术厂的招工启事,尽管当时已在市总工会机关事业单位拥有稳定的电影票销售工作,但对美术行业的执念让我毅然放弃“铁饭碗”,报考了工艺厂。进厂后在车间苦练5年基础技艺,后来因设计稿通过北京进出口公司审批、在广交会成功订货,被调入设计科工作10年。那段时间我每年设计6件样品,订货率高达85%-90%,作品深受国内外客商认可。90年代下海潮时,虽有深圳企业高薪邀约,但因女儿年幼、父母担忧未能前往。1997年我自筹资金创办工艺品厂,在前店后场的模式下,靠美术广告、锦旗制作等零散业务维持生计,即便在金融危机时也未放弃。支撑我的,正是“一世终一生”的匠人信念——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太珍贵,必须好好传承下去。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学艺的师傅是谁?在您看来,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当下面临哪些挑战?

李果:我的师傅是一位比我大3岁的女师傅,性格温和耐心,带着我扎实学了5年基础技艺。后来到设计科,不仅要精通图纸绘制(分解图、立体图等),还要掌握几十种工艺,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精通的。现在口传心授的挑战很明显:这门技艺工序繁琐、耗时长,年轻人往往缺乏沉下心钻研的耐心,不少人学了一半就转去学内画、景泰蓝等相对简单的技艺,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很少。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始终坚持用999纯银而非925银创作,背后有什么考量?

李果:我对用料有“洁癖”,一直坚持用999纯银。它的纯度和柔软度都远优于925银——925银成分复杂,含其他金属较多,很难呈现精细的工艺效果;而999纯银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更强,能让花丝的细腻、镶嵌的精致充分展现。这种对“纯粹”的追求,让我的作品每届参展都能获奖,也算对得起这门老手艺。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的作品如何在传统纹样与当代审美之间找到平衡?

李果:做手艺不能固步自封。我始终以古老的花丝镶嵌工艺为根基,但设计上一定会贴合现代人的喜好。比如传统纹样里的龙、凤虽经典,却容易让年轻人觉得“老气”,所以我会融入现代元素:做能收纳首饰的摆件、带照明功能的工艺品,结合时事背景(比如冬奥、传统节日)设计主题,让作品既保留老工艺的底蕴,又有实用价值和新鲜感,这样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的冬奥主题作品《盛世腾龙腾》有哪些独特设计?创作中遇到了哪些难点?

李果:这件作品是为纪念北京和张家口联手办奥专门设计的,里面藏了很多“巧思”:八达岭长城、张家口大境门代表两地携手,雪花、祥云呼应冬奥氛围,九条龙则象征昂扬的龙精神,还巧妙融入了冬奥会会标。创作难点真不少的!大型摆件的焊接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高温下稍有不慎就会变形;设计稿改了无数次,经常白天琢磨细节,半夜有灵感就爬起来画,从申办成功到最终完成,前前后后花了两年多时间,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采用“一条龙分工协作+窍门教学”模式培养徒弟,年轻人适应吗?效果如何?

李果:挺适应的!年轻人学东西快,关键是要找对方法。我会把复杂工艺拆解成“小步骤”,教他们省时省力的窍门。比如去年,我用三个月就教会了3名学员做手链、戒指,他们的作品发在抖音、朋友圈后,不少人点赞咨询,还接到了小订单。看着他们靠手艺创收、越来越自信,我觉得这就是传承的希望。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目前花丝镶嵌的传承现状如何?您做了哪些推广尝试?

李果:这些年我带过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徒弟,但花丝镶嵌毕竟是小众工艺,很多人连“花丝镶嵌”四个字都没听过,认知度太低了。但我试过很多推广方式:进校园开体验课、去酒庄做工艺分享、参加展销会,还拍短视频直播做演示。在杭州效果特别好,当地汉服群体多,对传统工艺接受度高,作品经常供不应求;但在张家口,因为地域相对闭塞,政府支持有限,宣传机会少,很多好作品就“窝在工作室”里,没人知道太可惜了。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花丝镶嵌要突破小众困境,除了政府支持,还需要哪些助力?

李果:这行的难处太多了:一是成本高,用999纯银做原料,加上动辄数月的工时,定价很难太低;二是收徒难,10个学员里能坚持学到底的没几个。更头疼的是市场混乱,现在有些用机器简化制作的仿品,低价冲击市场,消费者分不清真假,真正的非遗手艺反而被边缘化,特别让人心疼。除了政府给政策、给平台,更需要相关部门出台保护措施,明确区分纯正非遗与仿品,让好手艺不被埋没。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对花丝镶嵌的传承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期待?

李果: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让这门老手艺活下去、火起来。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真正热爱花丝镶嵌的传承人,他们不仅要懂手艺,更要懂文化;也盼着有更多人能了解这门技艺的价值,让老祖宗留下的花丝镶嵌,能在当代生活里发光发热,被一代又一代人记住。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如果用一句话定义你对花丝镶嵌的传承理想,您会说什么?

李果:从艺术到生活,从守护到传承已是多样化了,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几十年在感受探索几千年古老文化手艺的繁复与精细、多样多变的工艺技艺里很有趣味,领悟到先人老祖宗的智慧与伟大,值得我在有生之年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多去薪火传承……

受访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官方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二维码
官方小红书
Copyright © 2025 - 京ICP备13037645号-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2016123 ,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