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东半岛的海风里,有一种古老的技艺悄然延续,那便是面塑。这种用一团团柔软面团塑造出的艺术,不只是童年的玩具,也承载着岁时节令、人生礼俗和匠人情感的温度。在青岛,面塑不仅是节日里的仪式感,更是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和审美表达。
张世建,便是这份技艺的守望者。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更在时代变迁中,用创新与坚持赋予面塑新的生命。从街头摊位到短视频课堂,从祭祀供品到艺术摆件,他让这门手艺从“哄孩子的小玩意儿”蜕变为令人惊艳的文化艺术。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在咱们青岛的老辈人生活中,面塑主要用在哪些场合?这些老习俗现在还有吗?
张世建:当然还有!在我们青岛,过年过节、孩子出生、满月、结婚、老人生日等特殊日子,都会捏相应的面塑来庆祝。它们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寓意,很多时候还能代替生日蛋糕,做得既大又漂亮。如今,我们制作的工艺面塑,还可以长期保存,虽然它们不再是食物,但却成了具有纪念价值的艺术品。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是怎么开始学做面塑的?是家里长辈教的,还是拜了师傅?
张世建:我从小就接触面塑,家里祖辈几乎每家都会捏些面塑作品。青岛和山东整个地区,面塑历史悠久,是面塑的发源地之一。我父亲那一代,捏出来的面塑简单而古朴,但也是我们家乡的特色。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董凤岐老师,他不仅是北京面人汤的第二代传人,还是传承这门技艺的重要人物。董老师受过传统国画的熏陶,他将国画的细腻与面塑的技艺相结合,把这种原本用于儿童玩具的艺术,转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之后,我也跟随董老师学习,这让我的面塑技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制作面塑的面团,配方有什么讲究?现在做的面塑,为了能长久保存,会加特殊的东西吗?
张世建:每个家族的面团配方都有其独特性,经过多年的摸索,每家都有自己的秘密。我们制作面塑时,严格按照比例调配面团,加入植物颜料和矿物颜料,这些成分不仅色彩丰富,而且保存性强。特别是矿物颜料,它的色彩几乎能保持几百年不褪色。不过,传统的面团配方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面塑干后会变得脆弱,稍微碰到就容易碎,导致推广难度大。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在材料中加入了一些环保成分,使得面塑既保持了柔韧性,又能长期保存。这样一来,不仅能大规模生产,甚至可以通过快递配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传统题材在您手里,会加入哪些新的想法或青岛元素吗?
张世建:面塑的传承要讲究“活态传承”,也就是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许多传统造型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渐变得较为局限。所以我们会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比如我们现在的面塑小夜灯,它结合了现代家居的需求,把面塑艺术与灯光效果结合起来,既实用又具观赏性,成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我还从泥塑和手办的设计中汲取灵感,将这些元素融入到面塑的创作中,给它赋予新的生命。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如何看待短视频、直播在传播面塑技艺、吸引兴趣方面的作用?您用过吗?
张世建:起初,我对短视频和直播持保留态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原创作品,发布到网络后遭遇了模仿和抄袭,这让我对版权保护产生了不少疑虑。然而,随着疫情的发生,传统的线下销售和展示渠道受到了限制。我决定试试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面塑,没想到反响非常热烈。有一个视频上了热门,短短几小时就涨了两三万粉丝,这让我对短视频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些平台,我不仅能展示自己的作品,还能进行在线教学,传授更多人学习面塑的技巧。这不仅帮助我们把传统技艺传递给全国各地的观众,也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了面塑。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孩子们最喜欢捏什么?教他们最大的乐趣和挑战是什么?
张世建:面塑进校园的活动已经开展多年,我在青岛中学的选修课上教过不少学生。孩子们对面塑非常感兴趣,他们用心捏出一个个小造型,常常沉浸其中。有时候,一堂课两节连上,他们也不愿意休息。面塑这种手工艺,能让孩子们静下心来专注创作,这在现代孩子中是比较少见的。最让我高兴的是,他们喜欢用面塑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简单地照着样图做。我鼓励他们自由创作,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也让他们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在传承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张世建:面塑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最初的祭祀用品,到民间节庆,再到儿童玩具和艺术品,每一次变化都在推动这门技艺的发展。如今,面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来自现代玩具产业的冲击。随着玩具市场的繁荣,传统面塑的市场逐渐缩小。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只能不断创新,开发出一些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让它在新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创新,我们不仅能维持面塑的市场,也能让它焕发新的生命力。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希望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在记录、传播像青岛面塑这样接地气的非遗项目,特别是在支持民间艺人、链接资源方面,能做些什么?
张世建:我希望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如果有活动的话,我非常愿意参与。通过你们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青岛面塑,尤其是民间艺人们的故事,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资源与支持。我相信,面塑不仅仅是青岛的传统,它更是中国文化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保护和传承。
在张世建的手中,一团团面团仿佛有了灵魂,不仅承载着青岛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也让传统与当下在指尖悄然对话。他坚守着老一辈的质朴,又不断探寻新时代的表达方式,在传承与创新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新时代民间艺人的道路。或许,正是这样一位位在民间静默耕耘的手艺人,才让中国的非遗,不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生活中可感、可亲、可传的温度与情感。面塑虽小,却足以见天地、见匠心、见未来。
受访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