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专访

指间青叶渡光阴——对话长沙棕叶编传承人王仲平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400 作者:邹琳 来源: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 分享:

41751851944_.pic_hd.jpg

青青棕叶在儿童手中翻飞,编织出栩栩如生的蚱蜢与小鱼,变幻出飞龙舞凤,这是湖南人共有的乡土记忆。这项被列入“长沙三绝”的传统技艺,却面临无人识、无人继的困境。一位大学教师毅然转身投入这朴素单调的手工艺术世界,以棕叶为舟,化巧思为桨,在传统与潮流的碰撞中,为濒危手艺劈开一道微光。她说:“传承不是复制过去,而是让老手艺活在当下人的掌心。”本期对话王仲平,看一叶棕编如何穿过时光裂缝,在快时代里织就慢艺术的生路。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王老师,您最初是如何接触到棕叶编这门手艺的?是受家庭影响,还是有特别的机缘?

王仲平:我出生在湘西南的乡镇,棕树生长繁茂,随处可见。那时候可不像现在物质这么丰富,所有的玩具都是取自天然,大人常常用棕叶编织花草和小动物,给小孩当玩具,蚂蚱、蝴蝶、蜻蜓等,栩栩如生。我的父母会棕叶编,几乎所有的乡亲都会,棕叶编在当地是一门普及的技能。可以说,我童年时就耳濡目染棕叶编了!但那个时候,还没有“非遗”这个概念。后来,我在美术馆参观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看到了棕叶编作品,感到非常惊讶,这门手艺我们不是很熟悉吗?小时候也玩过的啊!童年的美好回忆瞬间被唤起,于是萌发了拜师学艺、传承棕叶编的想法,以后在大学开了棕叶编选修课,向社会传习棕编技艺,还去了国外交流。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认为长沙地区的棕叶编与其他地方的棕叶编相比,有哪些独特的风格呢?

王仲平:棕叶编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编织日常生活器具,如草帽、鞋垫、床垫、斗笠、蓑衣等,偏重于实用功能;一类是编织花鸟虫鱼等手工艺品,偏重于审美价值。长沙棕叶编侧重于后一类,具有明显的湖湘文化特色,就地取材,绿色环保;写实与写意结合,造型古朴隽永;善于从湘绣、竹雕、陶艺等吸收表现技巧。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的棕叶编作品在选材、染色、编织技法上有哪些特别讲究的地方?

王仲平:长沙棕叶编虽然就地取材,原材料比较丰富,但选材、处理和配色上其实特别有讲究。所有的作品只在天然棕叶基础上加工,绝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成品甚至能闻到叶子本身的清香。拒绝染色不仅出于环保,也因为染色的作品保色性差,几年后或在暴晒下颜色容易褪化脱落。而我们这种天然本色的作品,只要避免放在潮湿环境以防霉,在展柜里可长期保存。不同的棕树、同一棵树的不同部位以及叶片的厚薄,都会产生自然的颜色深浅差异。因此,在编织前,我们会根据作品的设计需求和编织技法的精细程度,精心挑选合适的叶子。比如,要做精细的编织,就必须选薄一点的叶子;而编一只鹤时,为了体现其身体、翅膀、嘴巴等部位天然的颜色过渡,我们就会特意挑选颜色深浅、部位不同的天然叶片来进行搭配,力求效果自然逼真!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如何看待棕叶编与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的结合? 您认为非遗传承,守正和创新之间,应该如何平衡?

王仲平:我认为,棕叶编完全能够与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相结合,并且具有独特的优势。棕叶编贴近儿童喜爱小动物和大自然的心理,是陪伴儿童成长的好玩具。小朋友看到棕叶编作品,都会被吸引。棕叶编入门不难,适合锻炼动手能力,是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好方式。我在长沙市多所高中作高考前的心理疏导,举办困境儿童传习班,好评如潮。事实证明,棕叶编大有可为。首先,坚守传统核心是根基。像我师傅那一代传下来的传统编法、经典作品,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地继承下去,把它们做好、做精,这是手艺的根和魂。但另一方面,创新的开发很有必要。否则,如果只做那些工艺难度大、耗时长的传统精品,对手艺人来说很辛苦,市场也相对小众。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平衡点:既要守住核心技艺与传统精华,也要积极探索符合当代需求、易于传播和消费的创新路径,让古老的手艺真正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那在创新方面,您和您的团队有什么举动吗?

王仲平:我们尝试开发一些符合年轻人审美、大众容易接受,并且价格更亲民的产品。比如我们做的棕编耳环、发饰这类首饰。这些东西小巧精致,都很受市场欢迎!有人戴上后拍视频分享,效果很漂亮,所以大家都挺喜欢。今年我们也有围绕特定主题开发了相关文创产品,也计划着未来探索和服饰设计结合,把棕叶编元素作为点缀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如何看待棕叶编的传承前景?您是如何宣传这门手艺的?

王仲平:棕编和菊花石雕、湘绣并列,被誉为“长沙三绝”之一,但棕叶编相对小众和冷门,市场化程度低,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这是个很严峻的现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沙棕叶编自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为了推广这门独特艺术,我除了在校园内设立棕编课程,给学生普及这门工艺,也有积极参与全国性活动,而是向更多人宣传这个项目,让公众了解其魅力。近年来,棕叶编爱好者越来越多,我向留学生和海外华人传习,赴国外交流,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棕叶编爱好者,它的未来充满希望!这是一门接地气的艺术,前景值得期待。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作为学校非遗课程的老师,您是如何给学生设计课程的?您希望他们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什么?

王仲平:首先让他们了解棕叶编的文化渊源,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传承使命感。其次是扎实掌握核心技法。我们现在开设的课程是每学期24个课时,这只能让学生达到初级到中级的水平。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就需要花时间深入实践。现在大学生就业不易,有的学生希望毕业之后能够从事相关工作,我会提醒他们:棕编的市场前景其实很广阔,要学会探索市场的动向,在坚守手艺的同时,也要开发实用且价格适中的产品,才能让叶棕编的道路走得更广,走得更远。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在您看来,学生能够学好叶棕编最关键的是什么?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王仲平: 在我看来,学好棕叶编最关键的是要有文化传承的兴趣,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沉得下心的毅力。就像我师傅王文定,她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钻研这门手艺五十多年,还在不断探索创新。所以啊,学习不能浮躁,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技法掌握需要熟练生巧,只有反复练习才会精进。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王老师,您对长沙棕叶编的未来有什么展望?您认为成功的传承应该是怎样的?

王仲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的重视下,在爱好者的推动下,长沙棕叶编将焕发生机和活力,充分融入现代生活、现代审美,并创新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甚至走向世界。传承讲究“机缘”,不需要人多,关键是找到那些真正有耐心、有恒心、发自内心热爱这门手艺的苗子,这样的学生我愿意全心投入去培养。而他们要学精,也需要时间和环境去磨练,不能拔苗助长。成功的传承,是希望在外部“活水”的滋养下,能形成一个小而精、有生命力的传承群体,让棕叶编这门独特的艺术能代代有传人,持续焕发艺术光彩!

受访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官方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二维码
官方小红书
Copyright © 2025 - 京ICP备13037645号-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2016123 ,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