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专访

釉色奔鹿,笔底河山——对话京彩瓷传承人徐立宾

发布时间:2025-07-02 浏览:212 作者:邹琳 来源: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 分享:

0828bc90bab6242d86bfd61477231868.jpg

窑门开启的刹那,热浪裹挟瓷香喷涌而出。徐立宾俯身捧起一只霁蓝釉九龙缸,龙鳞在晨光中流转出千年幽蓝。十八年前,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招生简章照亮少年画梦;十八年后,他成为京彩瓷最年轻的非遗守夜人。一路上同门转身离去,他独自在崩裂的窑火声中驯服泥性,在康乾御瓷的鹿群里复刻血脉记忆,更让粉彩山水游进年轻人的生活器物。“老祖宗的瓷光不该锁在展柜里,”指腹摩挲着起泡的残坯,这位曾将国礼送至异国的匠人笑得坦然,“等胡同口修车师傅都用非遗碗吃面,这手艺才算真活透了。”火的艺术,终究是人的修行......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徐老师我们很好奇,您大学选择攻读陶艺而不是相对好就业的专业,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徐立宾:我们的祖辈就是做陶艺的,我骨子里流淌着对泥土的亲近。从小热爱国画,童年经常握着毛笔在宣纸上一画就是半天。后来看到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招生简章,发现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能把水墨意境永远留在瓷器上,这和国画很相似,就像命中注定的缘分吧......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在师从白莉大师的过程中,您认为她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徐立宾:在我的印象中白老师非常亲和,对我们总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记得我刚入行时,因大学教的工艺比较笼统,实际操作常出问题。因为和纸上绘画不一样的是,在陶瓷上我们先用油料勾勒,然后才上色覆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把握好,最后的成品就会出问题。我记得当时我在填玻璃白,勾勒线条时用油量大,填色后油没有被处理干净,整个作品烧制出来就起泡了。后来白老师一步步地教我们,提高我们的工艺技艺,慢慢我就懂了——手艺的精髓全在细节里!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烧制环节如何影响成败?珐琅彩低温窑与高温窑的温度控制有何诀窍?

徐立宾:行内有句话叫‘画得好不如填得好,填得好不如烧得好’。这三个环节如同三股绞紧的绳,一处松劲全盘皆输,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低温相对来说比较好把握,但高温的话,入火的火候有不可控制型,所以需要很注意。但这当中也是有技巧的!例如前期尽量把时间拉长,让升温的过程慢一些,这样油能够得以充分挥发......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老师我们了解到,当初与他一起拜师的另外5名传承人都离开了,只剩他一人坚持下来,传承之路这么难,您是因为什么信念而坚持到现在?

徐立宾:其实还是那份对这门手艺从心底涌出的热爱。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比如复刻出乾隆百鹿尊时,看到釉色里奔跑的鹿群引得藏家惊叹......这些瞬间带来的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外国政要。设计时如何兼顾‘中国符号’与异文化审美?

徐立宾:在设计国礼瓷器时,我们始终遵循文化尊重与创新融合的原则。通过深入研究受赠国的历史传统、民俗禁忌及审美体系去选择适配的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艺术重构。例如此前我们了解到菲律宾他们对“13”这个数字有禁忌,我们在画花的时候就会尽量避免画13朵。当然了!我们还要挖掘双方文化共鸣点,将中国经典工艺技法与异域文化符号有机整合,使作品既彰显东方美学精髓,又能引发受赠国的文化认同。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认为如今对陶艺感兴趣的年轻人多吗?

徐立宾:个人认为还是挺多的。这一方面源于国家对非遗保护的系统性推广,也得益于新媒体平台像抖音,小红书的广泛传播,许多年轻人通过短视频了解技艺后,会专程前往博物馆参与实践体验。另外,市面上的文创产品价格亲民,容易在社交圈层中形成自发传播!比如朋友买了一个好看的陶瓷杯子,我看到了如果喜欢的话肯定也会问他要链接去买呀......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您和您的团队在创新方面有什么行动吗?

徐立宾:我们正希望推动京彩瓷走进“生活圈”。不仅尊重传统的尺度,也要对接市场的温度。如今我们致力于转变创作方向,过去专注复刻康乾御瓷,现在会针对年轻人热潮,设计他们喜好的器物。例如:随着茶文化的兴起,我们团队就大量设计茶具、咖啡杯等日用器物等等,让传统文化能够渗入日常生活中。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现在都说非遗进校园,您也有京彩瓷博物馆开设体验课,您是如何设计课程让同学们更好地上手的呢?

徐立宾:我们会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孩子设计课程。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没这么强,我们就采用水墨画等较低门槛的形式去建立他们完成作品后的成就感,培养兴趣。面向中学生和大学生我们就会逐步融入粉彩勾线、釉料填涂等真实工艺环节,引导他们独立完成作品。这种差异化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渗透不同年龄层学生对非遗的认知......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心中“传承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徐立宾:非遗的推广离不开市场认可度,它需要创新转化赋予技艺当代生命力,让公众在生活场景中自然接触非遗,如果未来“人人皆可体验非遗”成为常态,就传承成功了!


受访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官方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二维码
官方小红书
Copyright © 2025 - 京ICP备13037645号-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2016123 ,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