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木器比人长寿”,鲁班枕便是这箴言最灵动的注脚。在乔一兵的记忆深处,它不仅是父亲手中叮当作响的“神奇玩具”,更是一把开启古老智慧的密钥。木纹是岁月的年轮,榫卯是阴阳的对话,开合之间,流转着“一生二,二生三”的宇宙韵律。作为第五代守护者,他抚摸过风干五载的硬木,聆听过盐水煮木的低吟,更以指尖的虔诚,将时光与哲思一寸寸凿入方寸。纵使木器终将归于尘土,那经由极致匠心注入的生命力——那份对完美的执着、对天道的体悟、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却足以超越物质,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起永恒的回响。让这“木语”长存,是匠人献给时间最深沉的情书。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作为家族第五代传承人,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童年时期您接触鲁班枕难忘的故事吗?
乔一兵:(笑) 那可太有得说了!我父亲就是干这行的木匠。小时候,他干活儿,我就爱在边上守着看。那个鲁班枕啊,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个神奇的“大玩具”!木头的味道,锯末的香气,还有父亲叮叮当当干活的声音,都印在我脑子里。我总忍不住把它拿在手里,颠来倒去地摆弄。掰开那两条腿,撑开成一个凳子,再合拢成一个枕头,怎么玩都玩不腻。记得那时候父亲还告诉我这是“黄帝用过的枕头”。但那会儿虽然年纪小,不懂啥历史,但就觉得这东西特别神秘,特别了不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敬畏。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的童年经历如何影响您之后对这门技艺的理解?
乔一兵:这份儿时的把玩和记忆,是刻在骨子里的。它让我很早就体会到了鲁班枕的精妙和实用。后来我真正入了行,深入学习,才恍然大悟:当年手里那个让我着迷的“玩具”,它的结构竟然暗合了咱老祖宗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重要的是,这份从童年就扎根心底的亲近感和好奇心,就是我今天能坚持下来,并且努力去创新、让这门老手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根和源源动力。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说到制作,能给我们讲讲做一个鲁班枕到底有多少道工序吗?
乔一兵:做这活儿,工序可不少,少说也得有几十道,每一步都马虎不得!首先选料就讲究——得挑风干五年以上的硬木,像榆木、槐木这些,质地硬实。木头选好了,还得用盐水煮,这一步是为了防它以后开裂变形。然后才是画线、锯料、凿眼、抠挖、打磨、钻孔… 这还只是前期。后面还有精细的雕刻、上漆、打蜡等等,都得靠手艺人的一双手,精雕细琢。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鲁班枕除了实用,听说还蕴含着很深的寓意?它是怎么体现咱们中华文化和独特审美的呢?
乔一兵:鲁班枕这玩意儿可不止是个实用家具,里头藏着咱老祖宗的大智慧呢!鲁班枕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中"阴阳共生"的宇宙观与"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其整木成器的构造以榫卯咬合实现开合转换,合为枕、展为凳的功能设计既体现"物尽其用"的生存智慧,更暗喻阴阳互济的辩证思想。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海外鲁班枕多为两层,而中国保留三层复杂结构。这种差异是如何展现中国技艺的独特性的呢?
乔一兵: 确实是这样。国外的鲁班枕,结构相对简单些,制作难度也低不少。最核心的差别,就在于那个结构比例。咱们中国传统的三层鲁班枕,它的结构比例是有“根”的!它不是工匠随手画的,而是深深植根于我们独有的哲学思想和审美体系,比如刚才提到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这些理念,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国外做的呢,可能在比例上就缺乏这种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理论支撑了。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觉得鲁班枕在当今的市场前景怎么样?您怎么看待它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
乔一兵:鲁班枕的市场价值还是很大的,一方面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次它的材质、结构构成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对颈椎病有很好的预防和疗效,“偏方能治病”这是古人经过上千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传统的枕具(木、瓷、玉硬质材料)包括床等在外来(西方)用具的影响下已经固化的近百年形成了习惯,想要改变习惯异常艰难。再就是想重新恢复传统的枕具市场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宣传推广,同时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传统鲁班枕的基础上从材质、结构、装饰等做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和审美做出改良和创新,例如如今一系列从传统鲁班枕结构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家居用品,如沙发、桌案、躺椅等等。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 您怎么看现在满大街的机械化生产的制品?这些现代机械制品里,是否也蕴含了前人的智慧和温度呢?
乔一兵:像鲁班枕这样承载着技艺高度和文化深度的物品,手工制作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手工做,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物件,更是匠人把他的思想、情感、甚至每一刻的专注和心血,都通过双手一点点“刻”进了木头里。这个制作过程中的温度、呼吸感和独一无二性,是冰冷的机器无论如何也复制不出来的。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要让鲁班枕这样的传统器物吸引年轻人,在设计上该如何平衡“年轻化”和“传统”呢?怎么让它更符合现代审美?
乔一兵:老话说得好,“笔墨当随时代”,做手艺也一样,鲁班枕也得与时俱进!任何东西,只有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实际需求,才有生命力,才能活下去、传下去。但这有个前提:创新和改良,必须牢牢扎根在传统的基础上!不能丢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核心技艺和智慧精髓!在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加以创新和改良,在结构、实用功能和装饰上去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木作终究会腐朽,您却说‘好木器比人长寿’。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中,匠人究竟在追求什么?”
乔一兵:好的木器作品的生命力是恒久的,是要经得起时间的历史的考验。我们说“好木器比人长寿”,指的不是物理上的永恒不朽,而是指它所承载的生命力、艺术价值和文化精神。匠人追求的,正是这种通过极致的手艺,将短暂的生命融入更长久的文化脉络之中的过程!这份超越个体生命的价值创造和传承,就是匠人心中那份“无限”的追求吧......
受访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