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专访

梅雨霏:新生皮影力量,在光影流转间续写非遗青春

发布时间:2025-06-24 浏览:126 作者:邹琳 来源: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 分享:

在许多人眼中,非遗传承或许带着岁月的沧桑与传统的厚重。然而,在四川皮影戏的舞台上,青年梅雨霏正用他的热爱、探索与破界创新,为这门古老艺术注入鲜活的青春力量。从兴趣爱好到非遗传承人,他的故事,是热爱跨越藩篱、青春对话传统的动人篇章。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梅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如今向您一样年轻的非遗传承人特别少,您最初是怎么接触到这门艺术的呢?是兴趣使然吗?

梅雨霏:小时候,外婆便常带我前往古戏台去看戏,这让我童年时期便对传统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及大学期间,我利用周末时间前往文化馆担任志愿者,参与各类活动,逐渐坚定了自己的志向。我开始搜集文献资料,编写戏剧剧本……至大学毕业,我返回家乡,观看了皮影艺人的现场表演,随后决定投身于非遗行业。

wps_doc_0(2).jpeg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那您还记得一开始接触这门技艺时的感受吗?您当时觉得难不难?

梅雨霏:创作过程中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最大的情感挑战便是焦虑。即便在省级赛事中荣获戏剧一等奖的殊荣,由于就读专业并非戏剧相关,剧本撰写陷入困境让我怀疑自我。无法绘制出满意的皮影设计图时,我也会感到自己不够专业,创作的内容不够准确。

wps_doc_1.png

特别是在参赛未能取得理想成绩时,我也会感到迷茫。没有家族传承、未曾在专业院校深造,也未曾涉足文化院团工作,我是否应该考虑放弃。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那老师您花了多长时间才基本掌握这门技艺?达到您认为精通程度又用了多久?

梅雨霏:皮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行业,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在历史上,皮影在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又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皮影雕刻技法、剧本、唱腔、美术设计可以说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wps_doc_2(2).jpeg

自幼年意识的萌芽,至大学时期的戏剧创作,再到毕业后在皮影戏班学习雕刻技艺,迄今为止,我感觉自己仅仅是踏入了这个行业,尚未达到精通的境界。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我仍需不懈地追求学习。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在表演了这么多剧目,有您特别喜爱或者擅长的剧目吗 ?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比较难忘的一次演出经历吗?

梅雨霏:(微笑)实际上,虽然我写了很多剧目,我最难忘的皮影剧目仍然是在皮影戏班学习操纵的第一个剧目——《关羽斩蔡阳》。其中的精髓在于最后一幕:鼓声急促,节奏紧张,只见皮影关羽挥刀一斩,皮影蔡阳的头颅随之落地。对于初次体验皮影操纵的我来说,这一幕实在令人震撼!因此,直到现在,那个场景仍深植于我的记忆中,它也成为了我坚定地走上传承之路的一个小转折点。(微笑)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老师您编排了这么多剧本,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哪些方面呢?

梅雨霏:传统皮影戏的剧目往往取材于三国等历史故事。我们不满足于仅复述过往的“劝善”故事,我们同样可以创作现代生活“家长里短”的剧本,取材社会现实。我的创作灵感多源自个人经历,比如在参加国际会议时接触到的某些故事,我会思考它们是否适合改编成皮影戏,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让更多观众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新闻报道的简短叙述中。

wps_doc_3(1).jpeg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那您是如何判断一件作品/一次表演的好坏?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梅雨霏:我会从两个角度来评判。首先,创作内容要符合皮影戏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非遗源于过去大众生活需要与历史发展的特定社会环境。曾经有位老师告诉我,皮影戏是一门有局限的艺术,在荧幕上只能向左或者向右,在这个基础上怎么“玩出花儿”是过去皮影艺人是否可以吃饭的评判标准。

wps_doc_4(1).jpeg

其次,作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观众的认可。非遗技艺源于生活需要,也应服务于大众,一门非遗技艺,只要观众产生共鸣,看的明白,认为这场你的表演精彩,我觉得就成功了。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很多人都认为如今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只有老一辈的传承人在坚守,像您一样那么年轻的手艺人不多了,那您认为现在年轻群体对皮影戏感兴趣的多吗 ?

梅雨霏:这是对非遗的刻板印象,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非遗是落后和神秘的。其实非遗是在不断发展中的民间艺术。随着时间发展,很多非遗技艺的青年传承人也都开始走上台前,崭露头角。

wps_doc_5.jpeg

玩的有趣,玩的新奇,是青年在新时代下的持续追求。文化在于传承,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表达。我认为,年轻人还是很喜欢去体验非遗的,但我觉得他们可能缺少足够的时间来深入了解非遗。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那您认为“年轻”与“传统”如何平衡的呢 ?被称为是“最年轻的传承人”,您会觉得有压力吗 ?

梅雨霏:作为00年出生的我,今年已经25岁了,正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状态,压力蛮大的。有压力是因为担心自己万一尝试的东西错了,做的不好。生活没有标准答案,压力也是我前进的动力。非遗技艺和年轻化的思考与表达本身不冲突,在这种碰撞中,我们有机会尝试出不同的结果。将传统技艺与时代审美相融合,找到更合适的文化普及路径,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wps_doc_6.jpeg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梅老师,我记得曾经在您的剧目《桃山救母》中,您引用了 AI技术,这是一个极大的创新,那它是怎么去实现打破那个场景的一个局限的呢 ?

梅雨霏:是的!正常的演出结束之后就没有后续了。在表演剧目上,传统皮影戏剧目内容精炼,寓意深刻,但时长普遍为片段式演绎,过于短,缺乏互动。在一些新编剧目上,我们探索思考不同非遗项目在剧目演绎上的结合,打造“非遗+”的小剧场演出互动剧目,例如2025年,通过说演结合、观众提示词互动、场景转换等即兴喜剧技巧,我们创作了“你好,白素贞”系列小剧场互动剧。

wps_doc_7.jpeg

在雕刻上,我和工作室的伙伴们会参考一些动画的美术设计做一些新的人物造型。

我们引入AI技术,通过训练模型,在表演后开设互动工作坊,在演出结束之后引导观众设计关于自我形象的皮影影人造型,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让他们身临其境。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这些年来您在皮影戏宣传方面做了这么多行动,那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梅雨霏:我希望可以引领青年群体书写自己的文化故事,通过皮影戏演绎出来。我们尝试将皮影艺术融入现代舞台剧、主题餐厅装饰等,创造更多应用场景,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探索自主研发设计的标准化课程,打造面向青年人的非遗教育工作坊,从“教育可视化”理念入手,让我们的观众成为一名皮影故事设计师,与我们一起成为非遗的共创者,优秀的剧目也会成为我们线下小剧场演出的内容,目前我们还在编排课件。此外,我们正努力与主流媒体、高校自媒体团队等展开合作,探索如何利用一些创新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皮影戏,而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资料介绍。

wps_doc_8.jpeg

受访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官方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二维码
官方小红书
Copyright © 2025 - 京ICP备13037645号-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2016123 ,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