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莉莉的指尖,一根普通的彩绳正悄然苏醒。缠绕、穿插、收紧——那些曾被太祖母手把手教会的古老绳结,如今在她的手中焕发新生。凉州结绳,这门承载着家族记忆与地域文化的技艺,不仅是丝线的舞蹈,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现代生活的喧嚣裹挟而来,她仍静坐一隅,以绳为笔,书写着“凝心聚力”的东方智慧。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最初是如何与凉州结绳这门技艺结缘的?是家族传承还是被其独特魅力吸引?
王莉莉: 是家族传下来的。小时候没什么人陪我玩,太祖母就教我编传统绳结,算是给了我童年的温暖。长大后,我对手工越发着迷,发现绳子竟能千变万化——不仅能编实用的物件,还能做出惟妙惟肖的艺术品。这种魔力,让我再也放不下了。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如何看待“慢工出细活”在这门手艺中的体现?
王莉莉: 一件大作品,急不得。每一根线的走向都要调得平整,就像人生路,一步歪了,整个结就散了。 光是把所有线条理顺,可能就要花上几天。慢,才能编出“精气神”。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传授凉州结绳技艺?
王莉莉: 我们现在有两位老师,都是我的徒弟。一位和我同龄,另一位是退休后才来学的,纯粹因为热爱。三年时间,她已经能编所有基础结。我们还开设了体验课和研学班——传统节日时最热闹,孩子们编个“端午五彩绳”,游客十分钟就能带个小挂饰走。今年想多做公益课,哪怕十个人里有一个爱上结绳,就是撒下了一粒种子。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您在保持传统核心技艺和纹样寓意的同时,是否尝试过一些创新?
王莉莉: 比如端午香囊,别人关注香囊,我们却琢磨流苏。现在的孩子书包带长,衣服款式多,传统挂绳不合适。我们就编制了可以调整长短的挂饰“圆满结”“金钱结”,既调整长度,又赋予祝福。老技艺要活,就得懂现代人的心思。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当您沉浸在编结的过程中,最让您感到享受或平静的是什么?这门手艺给您个人带来了哪些无法替代的满足感或精神力量?
王莉莉: 做结绳涉及到很多,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面前摆了很多线团,就要想怎么把它们搭配,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心情平复下来。我去成都上课认识了一位老师,他是做自闭症关爱儿童这方面的,他告诉我很多自闭症小朋友专注度都不高,他希望能用结绳吸引。在做结绳时候,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注度。现在工作的压力也很大,成年人也会有崩溃的一面,发泄的时候也需要去寻找一个渠道,有时候我就做个绳子转移一下自己注意力。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在传承遇到困难或外界诱惑很多的时候,是什么支撑着您一直坚持下来,致力于推广凉州结绳?
王莉莉: 最难的是“被看见”。有次党建活动,大家编“吉祥结”,我说:“线往中间聚,才叫‘凝心之力’。”这和团队精神不谋而合。我突然明白,结绳不仅是手艺,更是一种“语言”。 只要有人听懂,就值得继续。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对凉州结绳的未来,您最大的愿望是?
王莉莉: 我想带它出国! 国外博主编的结绳流行,但我们的更精致,有东方魂。一根绳,重复的是动作,传递的是文化。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最后,您希望像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这样的专业平台,在哪些方面能为凉州结绳乃至更多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王莉莉: 帮我们把结绳变成凉州的“文化IP”。它不该锁在柜子里,而该挂在人们包上、系在手腕上——让世界看见,一根绳子里的中国智慧。
日光斜照,王莉莉手中的绳结映出细密光影。那些交错缠绕的丝线,恰似传统与现代的脉络,在指尖悄然融合。我们无法预知十年后的结绳会系在谁的手腕,但此刻,仍有双手在编织,仍有故事在延续——这或许就是传承最美的模样。
受访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