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守望千年·只为枣你”乡村振兴示范园区
活动时间:2022年12月起
活动类型:文旅项目,乡村振兴
合作对象: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
案例简介:“守望千年·只为枣你”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是以板枣产业为核心,集农业观光、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振兴示范园区。项目由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乡村振兴(全国)发展中心全程策划、建设管理、资金运作和运营辅导。项目自2022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围绕“后稷故里”和“千年国家板枣公园”这两大在地文化旅游资源,聚焦“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多维度联动,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路径,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守望千年·只为枣你”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是以板枣产业为核心,集农业观光、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振兴示范园区。项目由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乡村振兴(全国)发展中心全程策划、建设管理、资金运作和运营辅导。项目自2022年12月å开工建设以来,围绕“后稷故里”和“千年国家板枣公园”这两大在地文化旅游资源,聚焦“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多维度联动,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路径,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园区采用“文旅先行+产业融合”的建设运营模式,真正践行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的乡村振兴五大内容,创造性实施“五位一体”振兴模式。经过近三年的开发运营,园区累计获得 3.5亿元国家补贴扶持资金,3.5亿元农发行长期政策性金融贷款,并先后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财政部授予“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被文旅部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同时,还被授予“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山西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全省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众多荣誉称号。

(一)产业振兴:构建板枣全产业链,多元业态驱动经济增收
园区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 开拓林下种植经济 + 做强文旅消费服务+ 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四大核心举措,打造板枣博物馆、沉浸式文化主题演艺《稷颂》、唐枣星空(温泉)庭院、板枣童话乐园、温泉水世界、国潮旅拍十二坊、枣花民宿、枣乡人家非遗街区、稷王之光华灯嘉年华、旅游观光火车等48个特色业态,涵盖了农业体验、文化展演、休闲娱乐等多方面内容。
园区大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群众致富。园区采用边运营边建设的运作模式,通过高效运营管理,千年枣园焕发了新生机,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祖祖辈辈的枣农吃上了旅游饭,挣上了旅游钱。园区收益来源主要包含农业种植收益、林下经济收益、文旅消费收益和活动举办收益,年运营总收入约1300-1600万元。

“稷山号”“稷王号”观光火车


唐枣星空庭院




板枣童话乐园


枣乡人家非遗街区
(二)文化振兴:在地文化挖掘拓展,打造乡村文化 IP
园区深挖在地农耕文化,策划打造沉浸式文化演艺《稷颂》;并先后举办全国乡村“村晚”、后稷农耕文化节、枣花节、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盛世华灯嘉年华等一系列活动。千年枣园焕发新生机,区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园区常态化开展“文化下乡”“电影下乡”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增强游客沉浸体验。
园区积极组织在地居民可参与的主题活动,营建多元温馨的活动场景,通过村民参与文化演出、传统市集等方式,活化乡土文化资源。园区建设有4000㎡相亲角,为全县适龄青年搭建相亲交友场所平台;专门设立“国潮旅拍十二坊”,免费提供婚纱摄影拍摄场地;搭建可容纳200多人的500㎡宴会厅,提供寓意“枣生贵子”的浪漫婚房;通过实行婚俗改革,破除陈规陋习,园区内平均每户节省婚礼费用约1.5 万元,简约文明的婚嫁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和村民融为一体,造福在地百姓”也体现在园区的活动运营层面。



博物馆沉浸式演艺《稷颂》


盛世华灯嘉年华“灯会大集”
只为 “爱在枣园”相亲角-集体婚礼
(三)人才振兴:吸引本土人才回流培育,带动在地居民就业
园区以“打工何必去远方,在家也能创辉煌”为口号,吸引村民参与园区运营、演出、服务等岗位;通过技能培训与临时用工机制,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当地村民在园区已实现五种收入来源,分别是每年每亩2000元的土地租赁收入,每亩5万元的枣树入股分红收入,在示范园的务工收入,活动举办期临时打零工收入以及在家门口摆摊设点的经营性收入,形成了“土地出让拿租金、枣树入股得股金、村企合作收佣金、务工就业挣薪金”的“多金”致富模式。园区提供长期就业岗位150-160个,临时零工岗位若干,年支付工资700-800万元,助力劳动力再就业;村民年均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平均收入44%。
(四)生态振兴:全面升级人居环境,“枣林碳汇+生态旅游”生态产业融合
园区通过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改造工程,建成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完成弱电入地、厕所改造和污水治理全覆盖,拆除违建130处,改造老房35间;交通网络实现村村通循环路,串联旅游环线构建“四好农村路”体系。
能源结构转型方面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发展光伏、地热等新能源,配套充电桩和太阳能路灯。数字化建设覆盖天眼监控、5G网络和标准化物流。通过系列生态治理与基建升级,园区实现环境质量、生态效益与生活品质同步提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
园区创新“枣林碳汇+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落地板枣加工、中央厨房、预制菜及林下种植等产业板块,打造星空庭院度假区、板枣博物馆沉浸式演艺、轨道观光火车、黄河非遗文化餐饮街区等文旅业态,实现生态产业融合落地发展。
(五)组织振兴:创新“村集体+平台公司”联营机制,全面振兴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在此背景下,园区成立了稷山县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导向,全面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园区还成立了村民经济合作社、后稷文旅乡村技能培训中心,创新“村集体+平台公司”联营机制,通过以上重要的组织生态建设,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园区基层党建中心
【结语】
“守望千年·只为枣你”乡村振兴示范园区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政企合作机制,以及清晰的村民共富路径,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标杆示范。未来,园区在中传文创专业团队的持续管理运营下,将进一步补齐生态短板,迭代升级业态,强化品牌营销,持续探索乡村振兴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