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云南文博会”)在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次展会以“智汇云南 创意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云南特色文化资源、文创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成效。
云南文博会自2013年开始举办,已成功举办10届。本届展会规模为历届之最,设有综合馆、特色馆和昆明专题馆三大展馆,共有600余家国内外文化企业参展。
斑驳老厂房变身新颖文创园,原创动漫角色穿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本届博览会上,传统与创新同频共振,走进大众生活。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此次云南文博会的一大亮点,多家企业带来的数字化体验项目吸引大量观众参与。敦煌文创的VR(虚拟现实)与XR(扩展现实)沉浸式交互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敦煌莫高窟内,深度探究壁画的艺术细节。洲明科技的XR虚拟拍摄影棚无需搭建实景即可完成拍摄,有效节省人力与时间成本。
非遗文创展区内,文化企业越发重视产品的实用性和年轻化表达。非遗传承人李有华利用星座元素,创作出贴合年轻人审美情趣的保山甲马版画“水逆之神”冰箱贴。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撒尼)刺绣经过创新设计被运用到休闲西服、运动T恤等潮流服饰的设计中。
年轻一代成为本届文博会的创新主力军,来自云南省内外高校的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玉溪师范学院师生带来的红色文创IP系列产品,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创新,黑胶唱片摆件、钥匙扣、冰箱贴等产品可配合手机二维码扫描及NFC(近距离无线通信)触碰识别,自动播放歌曲并呈现3D动态效果。
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通道,云南以文博会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进一步释放云南文化的创新活力。今年是中国与孟加拉国建交50周年,云南文博会专门设立了孟加拉国特别展,展示月船、纱丽、黄麻丝巾等特色展品。连续3年担任云南文博会翻译的孟加拉国青年谢航经,用“科技感越来越强”来总结几届文博会的变化。
文化出海离不开版权的保驾护航。云南文博会期间,云南省版权服务大厅设立了文创产品版权登记处。动画设计师李龙在文博会期间就登记了50个IP形象,他说:“版权登记等同于为作品上了一道保险。”
近年来,云南版权登记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为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本届文博会期间,云南省12个文化产业园区、37个“艺术家第二居所”和多个创意市集分会场同步启动。一位常来参观的市民说:“文博会每年都能让我发现新魅力。”
云南文博会现场 秦树义 摄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