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5长江流域研学旅游联盟“暑期第一课”示范课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坝旅游区开讲。来自安徽、江西、云南、青海、重庆、湖北等地的文旅部门代表、研学机构代表及研学学生500余人共同开启了一场以“青春与长江一起奔腾”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2024年1月,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长江干流10个省区市的文旅部门成立了长江流域研学旅游联盟。“我们充分发挥该平台的作用,组建了研学旅游专家委员会、基地营地委员会等专委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加入联盟的基地、营地、旅行社达1000多家。
“暑期第一课”是湖北重点打造的一个研学旅游品牌。2023年,“暑期第一课”以“南水润北方 寻源丹江口”为主题,在南水北调水源地——十堰丹江口开讲。2024年,活动以“同饮一江水 共护母亲河”为主题在湖北武汉举办。今年7月13日至17日,以“知音湖北 知道十堰”为主题的2025寻源之旅“暑期第一课”京堰研学活动举办,来自北京、天津两地的近百名中小学生在十堰开展沉浸式研学之旅。学生们在武当山的钟灵毓秀中体验太极文化的魅力,在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里探索生命起源,在东风汽车博物馆感受工业文明变迁。来自天津的中学生彭靖尧在研学手册上写下:“捧一泓清水,滴滴不易;念丹江父老,心心相印。”
开发研学旅游课程是拓展研学旅游市场的重要一环,为此,湖北推出了长江研学旅游、高校研学旅游、地质研学旅游、红色研学旅游四大精品课程,并组织系列研学活动。
依托高校资源优势,湖北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策划推出了“走进学府 遇见未来”湖北高校研学之旅活动。2024年,组织1万余名学生走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探访实验室、聆听学术讲座,激发青少年的学术志趣。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熊剑平说:“利用高校资源推出研学产品,不仅能吸引学生群体,还能带动更多游客畅游湖北。”
此外,为培育壮大研学旅游市场主体,推动研学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对全省研学旅游市场进行规范指导,培育了200多家研学旅游营地基地。2024年11月,湖北被列为文化和旅游部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省份。目前,湖北正在对50家试点基地进行全流程跟踪指导,逐步培育形成一批在成长轨迹上可跟踪、在发展程度上可检验、在建设经验上可推广,且特色突出、管理有力、口碑过硬的市场主体。据了解,为规范和引导研学旅游市场,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起草制定《研学旅游课程设计指南》《研学旅游指导师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
中小学生在湖北洪湖开展研学活动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