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资讯

十年深耕 构筑非遗研培的“江苏范式”

发布时间:2025-07-14 浏览:119 作者:周培 来源: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 分享:

2025年6月,“非遗正青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主题传播活动”采风团走进江苏,先后走访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扬州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研培计划参与院校,实地调研江苏非遗研培工作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并进行座谈交流。

当富春茶点以国潮美学亮相百姓餐桌,当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工笔线条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当徐州梆子、淮剧融入时代新声......这些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生动诠释着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而这背后,正是江苏省依托丰富文化资源和科教资源,十年如一日精心构筑的非遗研培体系所绘就的创新场景。

院校:多维体系构建特色非遗研培

在非遗研培体系建设方面,江苏成绩斐然。自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实施以来,江苏省十余所院校积极参与,面向全国30多个地区开办研培班150余期,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形成了特色鲜明、覆盖广泛的多维研培体系。

WechatIMG12.jpg

各院校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出多样化的研培模式。南京师范大学以“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的研培教学模式。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积极探索“非遗+教育”新模式,通过设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开发非遗美食课程、开展“非遗进社区”成果展等方式,构建完整的非遗人才培养体系。扬州大学贴近餐饮行业实际,突显饮食类非遗项目的传统性、专业性、实用性与创新性,探索饮食类非遗的传承发展新路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形成非遗研培的苏工美模式。此外,江南大学首创“三二一”教学模式,强调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南通大学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推动传统印染与仿真绣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南京艺术学院以非遗研培为重要支撑,有力推动非遗学科专业建设。南京大学、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则通过“制茶技艺+乡村振兴”、陶瓷跨界创新等路径,将研培融入时代发展。

教师:精准滴灌培育传承新力量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各院校汇聚专业力量,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精准供给。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依托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雄厚实力,通过“校院共建”模式,采用“专家指导+团队协作+资源整合+过程管理”的培训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涵盖戏剧戏曲理论、文学、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为学员提供全面的学习指导。学员参与研修班后,有的返乡创立工作室,有的深耕剧目编排,有的培养“小梅花奖传承人”,促进地方戏剧和曲艺保护传承发展。近日,火爆的苏超赛场上,昆曲、淮剧、苏州评弹等非遗表演惊艳亮相,为赛事增添了浓浓的“文化味”,让球迷在观赏体育赛事的同时,领略江苏非遗的独特韵味。

WechatIMG14.jpg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积极探索“非遗+教育”新模式,通过建设“非遗大师工作室”、开发非遗美食技艺课程、开展“非遗进社区”成果展等方式,让来自各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记名弟子、相关从业者等不同类型学员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协同有效、学有所成,构建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与营养学院院长吕新河主编非遗培训教材《四时素食格物》《素·味》等,在研培过程中帮助学员提高文化素养、提升审美与创新能力,增强传统菜肴的中式美学呈现。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以“传统技艺+现代食品科学”为特色,依托中餐非遗技艺传承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深入开展饮食类非遗研究。学员不仅能聆听到来自行业顶尖大师的教诲,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行交流切磋,让非遗技艺实现“经验传承”与“理论研究”并行。自2017年以来,学校连续7年举办了13期研培班,培训学员343人次。“传承人来到研培班,很大程度上是理论素养和非遗相关知识体系的培养。就饮食类非遗项目而言,我们会从传统饮食文化认知、科学膳食营养需求、科技赋能以及传承人能力培养等方面重点去开展工作。”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院长侯兵说道。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认为,研培计划能让高校与非遗传承人形成优势互补。高校凭借自身丰富学术资源与专业师资队伍,为非遗传承人搭建理论学习平台,传承人则秉持传统技艺,丰富了高校的教学实践。经过十年研培实践,学院在46期研培班1400多名传承人中,已有42人成为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0%的人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工作室,累计带动就业超20000人。

学员:学以致用绽放传承光彩

众多非遗传承人通过研培计划实现创新发展。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永珍从事淮扬面点工作已经有60余年,期间坚持学习、创新,并带领弟子参与扬州大学研修班的学习。她认为,学习技艺最重要的是要有吃苦的精神,希望徒弟们可以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谨遵师傅的教诲,现在,我们也经常尝试将用于技艺展示的点心上到宴席和菜单上,让更多的食客品尝到既有淮扬面点技艺传承,又有创新思维,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淮扬面点。”徐永珍弟子、富春茶社副总经理叶千金说。

WechatIMG13.jpg

侗族蓝靛靛染省级非遗传承人陆勇妹2017年走进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研培班。通过产品创意设计,将侗族“三鱼共首”图案简化,融入现代家纺设计,开发出蓝染旗袍、茶席等600余款新品。学习知识产权保护课程,申请7项专利,注册了“侗品源”“男耕女织”等商标。持续开展人才培训、品牌建设和市场培育,采用“公司+合作社+订单”模式,留守妇女按织、染、绣专长分组,带动黔东南123个村寨120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增长200%,她创立的侗品源也从7人的小作坊发展为228人的工坊。

江苏非遗研培十年探索,构建起“高校科研支撑、教师精准育才、学员活化传承”的工作闭环,探索了具有示范意义的非遗研培“江苏范式”,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官方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二维码
官方小红书
Copyright © 2025 - 京ICP备13037645号-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2016123 ,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版权所有